前幾天,我發(fā)布了一篇文章《抄襲設計師抗疫海報參賽并獲獎,真是無恥至極!》,沒想到受到到大家廣泛關注,今天Goodmor寧就跟大家嘮嘮嗑,借用這次疫情海報以及以往社會上發(fā)生的案例,詳細解析抄襲與借鑒的區(qū)別,以及如何才能抄的讓人看不出來。
01
借鑒與抄襲
■1.什么是抄襲
我們首先來看兩張圖:
第一張是小米官方海報,第二張是3D藝術家彼得·塔卡的作品,我們從整張海報第一視覺元素來看,明顯一模一樣,物品擺放的角度,層次、甚至顏色上都非常相似,雖然不是100%照搬,但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是明顯的抄襲行為。就連海報右側的吊燈和左側的座椅也同樣抄襲了塔卡的作品。
藝術家塔卡得知后,也不得不為自己發(fā)聲:“我百分之百肯定他們使用了我的作品,因為一切都非常匹配,他們只是改變了飽和度,并修飾了一些元素,以使其不那么明顯?!?br />
小米方面那邊也是迅速做出回應,刪除了海報,解雇了設計師,并向塔卡表示了歉意。
那到底什么是抄襲,能否給出一個明確定義,Goodmor寧在這里總結出抄襲就是指,你作品與別人作品達到90%的相似度,并且主要元素,場景,構圖基本保留,并且只是簡單的修改其中某一樣或幾樣東西,比如文案、產品、配色等。最終效果與原告幾乎一致,這就是抄襲!
■2.什么是借鑒
而與抄襲不同,借鑒是從他人成功作品中找出成功的原因,以便取長補短,重點在于取其神,而不是取其形,在借鑒其他成功的作品之初,你一定已經有了屬于自己的想法,它是為你原有的設計錦上添花,而不是成為你整個設計的靈感來源。
如蘋果般的行業(yè)大牛,在初期也有借鑒學習,像是下圖中的蘋果第一代IPAOD就是借鑒了博朗T3隨身收音機。
iPod是蘋果從小眾走向大眾過程中的功臣之作,然而它的設計也同樣借鑒了博朗的產品。而且這種借鑒不僅限于外觀,第一代iPod中間的轉盤可以轉的特性也與收音機的調頻方式如出一轍。
可以看出,無論是外觀還是特性,蘋果的借鑒都不只是Ctrl+C、Ctrl+V,將他人的產品稍加潤色就當成自己的。
相反,如果是形狀,顏色,造型的相似度都高到能讓人一眼看出出處,且毫無創(chuàng)新的話,這樣的設計不僅是對原設計師的不尊重,也對自身品牌形象的樹立毫無益處。
■3.跟風,抄襲,改編,借鑒,致敬的區(qū)別是什么?
本來只準備講抄襲和借鑒的區(qū)別,但是在這里也想多說幾句,把跟風,改編,致敬也加進去,讓大家能更加整體的看到不同詞組所表達出來的含義。
說到跟風,抄襲,改編,借鑒,致敬的區(qū)別,之前看到一個故事跟大家分享一下!
幾百年前吳承恩寫了一部《西游記》,將神魔小說寫火了以后,市面上又出現了《東游記》、《南游記》、《北游記》等神魔小說,這是跟風;
后來有人根據書中師徒四人過火焰山的情節(jié)拍出一部叫《大話西游》的電影,塑造出至尊寶這一角色給大家?guī)硪粋€前半節(jié)讓人爆笑,后半節(jié)讓人唏噓感慨的故事,這是改編;
同時在日本,有本叫《龍珠》的熱血格斗漫畫的主角也叫孫悟空,同時他也有金箍棒和筋斗云,但漫畫的故事卻是發(fā)生在另一個完全不一樣的世界線和背景設定之中,這是致敬;
看到電視上神魔題材大火,于是有人“原創(chuàng)”了一個劇本,說是一個道士帶著三個徒弟受皇帝之名前往兜率宮求取長生不老藥,期間他們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曾伏妖葛老莊,橫渡流沙湖,平息火焰嶺,留情女兒寨,最后師徒四人得道成仙,這是抄襲;
有個女生因為害羞不敢表白,于是在男生生日那天送了他一本《西游記》,然后又在他頭上敲了三下,這是借鑒~
希望這個通俗易懂的故事能讓大家更加明白這幾個詞之間的區(qū)別。
02
如何抄襲讓人看不出來
最近抗疫海報創(chuàng)作大賽火熱進行中,雖然前幾天發(fā)布的文章《抄襲設計師抗疫海報參賽并獲獎,真是無恥至極!》,引起了廣泛的關注,但是我覺得本次抗疫海報里面,很多本來可以避開被人說成抄襲,可惜因為自身眼界、能力的問題,最后還是讓人看出你在抄襲,而不是借鑒。
那如何能更好讓你得作品變成借鑒而不是抄襲,如何讓人看不出你是抄襲,今天Goodmor寧獨家秘笈分享給你,當然這次大賽中其實也有些作品不算抄襲,接下來我會一一講解。(PS:我們單純談論借鑒技巧,不談論美與丑)。
■1.創(chuàng)意手法借鑒
我個人覺得這種不屬于抄襲,創(chuàng)作手法不存在抄襲之說,你能用這種手法,我也能用,所有正負形基本都會都用很強烈的兩個對比色進行對比,來凸顯海報的視覺沖擊力。
顏色相似:★☆☆☆☆
元素像素:☆☆☆☆☆
技法相似:★★★★★
版式相似:★☆☆☆☆
■2.元素沒有借鑒好,版式借鑒不好。
我對第二張圖進行了微小調整,以便能更好的區(qū)分抄襲和借鑒。接下來我想從以下幾點來說:
A、元素相識:本來在元素上,你的想法非常好,利用具象的圖案來避開原創(chuàng)抽象的圖案,但是圖形動作太過于類似,都是奔跑的形態(tài),太過于雷同。假如你還是用奔跑動作,但是動作結構不一樣,這樣抄襲被人發(fā)現的程度就減小了。
比如NBA的標志和喬丹的標志,都是打籃球,但是動作不一樣,不會讓人覺得是抄襲。
不過有一點圖二作者做的不錯,把海報背景圖的進行了變化,原創(chuàng)海報背景圖是中國地圖的剪影。圖二設計師換成了武漢地標建筑黃鶴樓的剪影。這點非常不錯。
B:顏色不同:顏色我是進行了調整,因為你想區(qū)分借鑒與抄襲,首先顏色上肯定不要雷同,如果把喬丹的標志換成NBA的顏色,那估計也算抄襲了,所以我只能說,圖二的設計師不夠聰明。
C:版式相似:從版式借鑒來說,也不成功,雖然一個是左右相反方向一個是上下相反方向,這樣的處理雖然勉強可以,但是在奔跑圖形數量上并沒有特別大幅度的變動,比如一個特別多,一個特別少的強烈對比,所以那一點方向的小聰明,明顯還是沒有擺脫抄襲的嫌疑。
顏色相似:☆☆☆☆☆
元素像素:★★★☆☆
技法相似:★★★★★
版式相似:★★★★☆
■3.版式原創(chuàng),元素抄襲
這張圖,我覺得特別可惜,為啥呢?從版式來看,看不出半點抄襲,但是一看到里面的元素,說你不抄都難。
所以在創(chuàng)作海報的時候,能否動動腦筋,假如對方是拳頭,你能否用巴掌,或者豎一個中指啥的來區(qū)分跟你借鑒圖片的區(qū)別,結果跟對方拳頭一模一樣。
拋開拳頭不說,拳頭里面的元素,排版,布局特別相似,你讓我怎么說你好,本來從整張海報的技法來說,你的能力并不比原作者差,但是你的主視覺元素既然按照一模一樣的設計,那就是你的不對了。
做一名合格的設計師,不僅要學會抄,關鍵要抄的被人看不出來。
顏色相似:★☆☆☆☆
元素像素:★★★★☆
技法相似:★★★☆☆
版式相似:☆☆☆☆☆
03
后記
文章的最后,我跟大家分享兩張圖片一句總結,我們先來看第一張,借鑒的非常精彩的電影海報創(chuàng)作:
同樣是借鑒,你看別人電影海報設計師,借鑒的多么優(yōu)秀。
你說構圖相同吧,雖然都是胯下,但是每個元素以及最后文字還有畫面的排版也都不一樣。
你說元素吧,一個男人穿褲子連衣角都看的到,一個是穿的很少的女人,連上衣都看不到。另外一個小一點的人物,一個是站著,一個是斜著身子飄逸的感覺。設計師在設計時,明顯進行了思考!
背景也不一樣,文案也不一樣,所以這才叫借鑒,不叫抄襲。
在給大家分享第二張圖片!
這張圖,你品,你細品!
最后總結一句話:有實力的人copy叫借鑒、沒實力的叫抄襲。
作品詳見(復制以下鏈接進瀏覽器查看):
https://www.sohu.com/a/379753714_21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