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蒙/啟航
智慧/無界
<<<OIC開放原子開源創(chuàng)客協(xié)會>>>
等/待/志/同/道/合/的/你
深圳技術大學第一屆
OpenHarmony應用設計大賽
///WE NEED YOU///
"夏日炎炎照鴻蒙,賽場爭鋒顯英豪?!睌?shù)月沉淀,終迎來深圳技術大學第一屆OpenHarmony應用設計大賽。言簡意賅,讓我們走入這個比賽吧!
活動簡介:
OpenHarmony應用設計大賽致力于持續(xù)挖掘優(yōu)秀的創(chuàng)新人才及項目,促進廣大開發(fā)者通過學習OpenHarmony,創(chuàng)造性開發(fā)出具有全新體驗、全新交互的跨終端應用及全場景鴻蒙生態(tài)解決方案,并為其鏈接生態(tài)資源,加速OpenHarmony創(chuàng)新應用及解決方案的落地,共同推進鴻蒙生態(tài)建設,打造全場景智慧生活。
活動時間:
2024年6月15日-2024年9月7日
活動對象:
深圳技術大學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碩士研究生
參賽方式:
參賽學生填寫《深圳技術大學OpenHarmony應用設計大賽報名表》(下方二維碼),于2024年6月15日23:59前將電子版發(fā)送:202300202112 stumail.sztu.edu.cn。郵件標題格式為:項目名稱+項目負責人姓名+OpenHarmony應用設計大賽。
獎項設置:
一等獎:1000元(1份)
二等獎:500元(3份)
三等獎:300元(5份)
優(yōu)秀獎:單價120元禮品(30份)
?評審原則:依據(jù)項目完善度和創(chuàng)新度
?依據(jù)作品質量頒獎(即若無作品質量能達到一等獎水平,則一等獎空缺,其他獎項頒發(fā)均如此)
等/待/志/同/道/合/的/你
重點內容介紹
///WE NEED YOU///
活動流程:
(1)6月15日前提交組隊信息,并掃碼進入活動群聊獲取相關信息。
(2)比賽只有唯一賽道,但主題多元。
(3)6月22日收集一次團隊想法(不做對比,不限制學生的想法與創(chuàng)意)。
(4)6月15日至8月31日參賽者進行學習以及完成項目。
(5)8月31日之前提交最終項目申報書以及打包發(fā)送源代碼項目。
(6)由初審確定最終可參與路演答辯環(huán)節(jié)的最終人選。
(7)9月7日進行路演答辯,確定最終排名。
各環(huán)節(jié)具體要求:
(1)以材料評審和極速路演的方式進行,參賽選手(或團隊)需準備答辯PPT,對提交參賽的項目進行答辯,并回答評委的提問。
(2)現(xiàn)場問辯,參賽人員展示時間為5分鐘,評委質詢3分鐘。
(3)評委根據(jù)項目的創(chuàng)新度和完善度進行打分,決出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及優(yōu)秀獎,后續(xù)具體信息請關注大賽微信群。
?(4)參賽作品內容要求
?參賽作品的內容包含作品簡介、軟件設計文檔(概要設計、詳細設計)、源代碼等
?作品簡介:包含3幅展示軟件核心功能的截圖(各圖片文件不大于1MB,JPG或PNG格式)
?軟件設計文檔:統(tǒng)一采用md格式,分頁面介紹設計思想和具備的功能,提供操作步驟及說明,若軟件設置了用戶名和密碼,必須在顯著位置注明測試用戶名和密碼
?完整源代碼:如果有使用第三方開源能力請在注釋中說明,將軟件工程文件夾整個打包發(fā)送至某某郵箱,發(fā)送前要保證應用能成功部署至設備上,讓接收方能復現(xiàn)介紹的所有功能
?(5)主題應用方向
(僅舉例,不限制)
?參考并創(chuàng)新現(xiàn)有生活服務類應用(不可以復刻)
?小游戲
具體參考產品可聚焦于生活服務領域,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類別:
場館預約:例如校內的圖書館預約系統(tǒng)、體育館預約平臺
智慧生活中控終端:例如華為全屋智能智能中控屏S2
時間規(guī)劃:例如番茄todo、指尖時光
日記管理:例如mooda
文章閱讀:例如“一個”(電子書APP)、簡訊
外賣購物:喜茶小程序
物資管理
等/待/志/同/道/合/的/你
Tips
社長有話說:
組織這個比賽的初衷是為了更多的同學可以有機會去了解學習鴻蒙,不用擔心自己什么都不會參加也沒用,我們會給予一定的資源幫助大家學習,同時也會配備人員負責回答大家的問題。
所規(guī)定的7天收集想法,是為了后續(xù)評定。鼓勵有能力有想法的同學們挑戰(zhàn)難度,或許會得到大佬的贊賞哦!新手們則更建議選擇較易達成的目標,這樣既能掌握相應語言,也能收獲一份滿意的成品,滿滿成就感!
具體要求
///WE NEED YOU///
注意事項:
(一)參賽作品需真實、健康、合法,無任何不良信息,不得侵犯他人知識產權,抄襲、盜用、提供虛假材料或違反相關法律法規(guī),一經發(fā)現(xiàn)立即取消參賽相關權利并自負一切法律責任;
(二)參賽作品必須是個人(或團隊)的原創(chuàng)創(chuàng)意,不得使用他人的成果參賽;
(三)參賽項目可分為個人作品和集體作品。申報個人作品的申報者必須承擔申報項目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鑒定書、專利證書及發(fā)表的有關作品上的署名均應為第一作者,項目合作者必須是學生且不得超過2人;凡作者超過3人的項目或者未超過3人,但無法區(qū)分第一作者的項目,均須申報集體作品。集體作品的作者須均為學生,且項目成員不超過7人(含負責人在內);
(四)畢業(yè)設計和課程設計(論文)、學年論文和學位論文、國際競賽上獲獎的作品、獲國家級獎勵成果(含本競賽主辦單位參與的其它全國性競賽的獲獎作品)等均不在申報范圍之列;
(五)若提交項目為往屆挑戰(zhàn)杯參賽作品,需滿足以下條件。參評作品較當年參賽時有重要研究進展、或在作品孵化方面有明顯成果、或得到學校支持基金跟蹤培養(yǎng)、或被黨政采納予以實踐等。申報時須在填寫《作品申報書》時最后附上“原參賽時國內外同類課題研究水平概述”和“作品累進創(chuàng)新情況概述”;
(六)參賽作品致力于逐級參加“挑戰(zhàn)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競賽的省級和國家級競賽等相關賽事。
https://mp.weixin.qq.com/s/0koRW_s2H10xs5NiZ-jBe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