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大賽背景
為促進廣東省各高校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與交流,提高大學生的學習與創(chuàng)新能力、團隊協(xié)作能力、口頭表達與動手能力等綜合素質,激發(fā)學生對地理空間的學習與探索熱情,更好地將地理學、測繪學、地圖學、計算機圖形學、城市規(guī)劃、藝術設計等專業(yè)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相結合,廣東省自然資源宣傳教育中心與華南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決定于2020年11月啟動廣東省大學生創(chuàng)意地圖設計大賽 。
02
大賽主題
本次大賽以“粵繪粵精彩·講廣東故事,繪創(chuàng)意地圖”為主題,旨在鼓勵學生以“地圖”為主要表現(xiàn)手段,展現(xiàn)廣東省風貌,打造美麗廣東文化名片,創(chuàng)新地圖新面貌,挖掘地圖新功能,激發(fā)地圖全新生命力,用創(chuàng)意地圖挖掘最具情懷的廣東故事。
03
作品要求
(一)以廣東省為表達對象,以廣東省內各級各范圍地圖為要素,結合信息設計、插畫等表現(xiàn)形式,讓“廣東故事”和地圖信息相結合要注重廣東省地圖故事表現(xiàn)的豐富性、整體設計的美觀性作品形式可以包括電子地圖、手繪制作地圖等。
(二)參賽作品必須是參賽者的原創(chuàng)作品,鼓勵藝術性與創(chuàng)造性;版圖展示須準確,不得違反國家相關法律法規(guī),涉及中國版圖內容應參照有關標準樣圖繪制,完整表現(xiàn)我國領土。廣東省內標準樣圖可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部官網和廣東省自然資源廳網站的標準地圖繪制。
(三)參賽作品底圖圖面必須清晰完整、不得有污漬;需要標注作品名稱、所屬單位以及作者、指導老師等。
(四)參賽作品提交后即同意全部知識產權歸主辦方所有,主辦方享有對作品方案再設計、生產、銷售、展示、出版和宣傳等權利,如出版成冊、制作相關文創(chuàng)產品等。參賽者不得再以同一作品形式參加其他比賽或轉讓給他方,如若構成侵權,主辦方有權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04
組織單位
主辦單位:廣東省自然資源宣傳教育中心
承辦單位:華南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
協(xié)辦單位:廣東省地理學會
廣東省地圖院
廣東省測繪學會
廣東南方數(shù)碼科技有限公司
廣州聯(lián)眾儀器有限公司
廣東省測繪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
易智瑞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廣州分公司
05
征集對象
廣東省高等院校在讀學生
06
日程安排
(一)2020年12月30日前參賽者將作品、參賽信息表及參賽承諾書(附件一、附件二)發(fā)送至大賽郵箱 。
(二)2021年1月15日前,公布進入決賽名單。
(三)2021年1月30日、1月31日舉辦決賽(初定線上,詳情另行通知)。
07
競賽形式
(一)人數(shù)限制
接受團隊作品以及單人作品。參與者應為高等院校在校生,團隊作品的隊伍。
成員不得超過5人,指導老師不得多于2人,每個人只能參與提交一份作品。
(二)大賽階段
大賽分為初審與決賽兩個階段,通過大賽初審的隊伍將參加決賽。
1. 初審階段:由專業(yè)評委按照原創(chuàng)性、科學性、創(chuàng)新性、可展示性等進行綜合打分,確定是否進入決賽。
2.決賽階段:每支隊伍在規(guī)定的5分鐘時間內進行展示,然后進入答辯環(huán)節(jié),限時3分鐘;如在30秒內無評委發(fā)問,則表示答辯環(huán)節(jié)自動結束;提問時間不包括在回答時間中,不設觀眾提問。
08
決賽評分細則
(一)精神風貌(10分):展示過程中,隊員精神面貌是否積極向上,穿戴著裝是否大方得體,言行舉止是否得體;
(二)創(chuàng)意性(35分):作品是否具有首創(chuàng)性,制圖視角、領域等是否有所創(chuàng)新;
(三)科學性(25分):作品制作是否有符合制圖規(guī)范,是否具有深度和廣度;
(四)美觀實用性(10分):作品是否美觀大方,藝術性強,且具有一定的實用價值;
(五)展示能力與時間控制(10分):對作品主題中心表達是否明確,邏輯表達是否清晰、有條理,演講技巧是否得當并具有吸引力,時間控制是否恰當;
(六)答辯環(huán)節(jié)(10分):回答內容是否針對被提問的問題,回答內容是否完整、有層次。
09
初審作品提交要求
(一)電子平面地圖提交模式為CMYK或者RGB模式,像素300,格式為jpg或tiff。作品大小由作者自定,但是不小于A3(420x297mm),文件大小不得超過500M。
(二)手繪地圖提交照片以及掃描版文件作品大小及文件大小要求同電子地圖手工立體地圖及電子3D地圖提交圖片(圖片小于五張)和視頻(視頻時長小于三分鐘)。
(三)華師校內作者提交方式:將大賽報名表、承諾書和作品壓縮打包并命名文件夾為“華師+學院+負責人姓名+創(chuàng)意地圖 ”,報名表命名為“華師+學院+負責人姓名+報名表”,承諾書命名為“華師+學院+負責人姓名+承諾書”,作品命名為“華師+學院+負責人姓名+作品”,若為立體地圖等需要用多張圖片或視頻展示的,請將圖片及視頻打包進一個文件夾內,并命名文件夾為“華師+學院+負責人姓名+作品”,圖片及視頻命名為“華師+學院+負責人姓名+圖片(視頻)+編號”,一并發(fā)至指定郵箱:scnudkkd@126.com。
省內其他高校參賽者提交方式:將大賽報名表、承諾書和作品壓縮打包并命名為“學校+團隊負責人姓名+創(chuàng)意地圖”一同提交至指定郵箱:scnudky@163.com。
(四)請參賽者保存好作品原文件,以便于作品進入決賽后提交給主辦方。
(五)決賽作品需提供紙質稿件(電子地圖需要打?。⒑炇鹬R產權聲明書,與作品一并郵寄給主辦方(詳情待進一步通知)。
10
征集對象
一等獎1名:獎金5000元+獲獎證書
二等獎3名:獎金3000元+獲獎證書
三等獎6名:獎金1000元+獲獎證書
優(yōu)秀獎若干名(預計20名):獎金200元+榮譽證書
優(yōu)秀指導老師獎10名:獎金1000元+榮譽證書
優(yōu)秀創(chuàng)意獎10名:獎金500元+獲獎證書
優(yōu)秀組織獎5名:獎金3000元+榮譽證書
注:優(yōu)秀組織獎以學校為單位進行評選,評選指標包括但不限于參賽作品數(shù)量、質量等。
11
其他說明
(一)參賽人員比賽過程中花費由參賽單位或參賽者自行承擔;
(二)參賽作品由大賽主辦方統(tǒng)一開展公開地圖內容審查;
(三)大賽主辦方擁有參賽作品所有權;
(四)本次大賽發(fā)布的相關文件內容解釋權歸主辦方所有。
12
聯(lián)系方法
大賽郵箱:scnudky@163.com
聯(lián)系人:雷老師,電話:020-85211379
通訊地址:廣州市天河區(qū)中山大道55號華南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106辦公室
13
大賽組織委員會成員
黃華坤(廣東省自然資源宣傳教育中心)
劉云剛(華南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
周旭斌(廣東省地圖院)
余井泉(廣東省測繪產品質量檢測中心)
唐力明(廣東省測繪學會)
楊震澎(廣東南方數(shù)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陳文飛(廣州聯(lián)眾儀器有限公司)
孫鵬(易智瑞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廣州分公司)
14
大賽評委會
各組織相關專家
相關通知附件材料請點擊文末“閱讀原文”進行下載
(提取碼:ydg5)
作品詳見(復制以下鏈接進瀏覽器查看):
https://pan.baidu.com/share/init?surl=hplvZs5ffOLRL2KhEoK40g